迎向初秋早晨的和煦阳光,乘轻轨穿越高雄市区,以C4凯旋中华站为起点,跟随在地人的脚步,用数十年不变的好味道为线索,探索昔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。
繁华落尽,加工出口区的前世今生
1966年,世界第一个加工出口区在前镇的高雄港区设立,加上拆船业、铁工厂、建材物料等传统产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,吸引邻近县市及乡村人口移居,人口增长刺激商业需求,逐渐形成繁荣活络的聚落。其中,镇阳里周边的前镇夜市,以及当地人俗称为「银座街」的镇华街138巷,更是炙手可热的蛋黄区,西装店、钟表行、金饰店、百货行和戏院等鳞次栉比,每到下班时间及例假日,逛街人潮摩肩擦踵,热闹非凡。笑称自己从18岁就开始「混前镇」的镇阳里里长郑蔡秀燕回忆起前镇街的荣景:「以前手表是奢侈品,可是拆船工人走进钟表行,都整群人直接更换新表。」
1980年代末期,因拆船业没落和加工出口区外移,人口逐渐外流,前镇街和俗称的「银座街」也归于平淡。2000年后产业转型,高雄软体科技园区和大型购物中心相继设立,为区域地景带来另一波改变,凯旋路将前镇区一分为二,北面是现代化高楼林立的繁忙都会样貌,南面的镇阳里则维持一种小镇般的悠缓步调,在新旧交接、工业过渡至服务业的缝隙之间,怡然自得。
在地人想私藏的古早味地图
跟着带路人里长的脚步,寻找从前加工出口区劳工们的活力来源,「前镇老店肉粽米苔目」绝对是老前镇人吃好又吃饱的每日第一餐。
从街角的小摊贩到乾净的店面,从民国67年开业至今,蔡老板依然坚持每天半夜2点开始纯手工制作米苔目,滑溜溜的口感、Q弹的嚼劲,搭配大骨熬出的清汤和满满韭菜香,温柔唤醒早晨尚未开机的胃。熟客们必点的「一组」包含一碗米苔目和一颗肉粽,软糯的肉粽配上花生粉和酱油膏不稀奇,最特别的是,淋上一大匙加入鲔鱼熬煮的独门肉燥,而这咸香饱足的早餐竟然只收佛心铜板价,老板娘笑着回答:「这边很多劳工阶级,让大家吃得饱就好。」
饱餐一顿后转进「银座街」,三层楼高的顶棚阻挡耀眼阳光,红绿相间的磨石子地砖铺成长长甬道,连栋老屋的一楼曾经是热闹的布庄、化妆品柜位、百货行和服饰店,繁华褪去,剰猪肉贩、鲜鱼铺、蔬果摊留守「银座街」,常民生活的气息延续老街记忆。
「九九肉乾」自民国71年起就在人潮不断的商店街点亮招牌,伴随「银座街」走过兴衰,依然是居民们日常配饭和年节送礼的心头好。「九九肉乾」的招牌肉乾以猪后腿腱子肉制作,这个俗称「老鼠肉」的部位肉质软嫩,烘烤的肉乾有嚼劲不乾柴,咸中带甜、滋味馥郁。考虑到现代人重视健康,选择芥花油炒肉松,香肠则以2:8的肥瘦比例灌制,而肉品加工厂就设立在门市对面,透明大落地窗更展现出店家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自信。
走出「银座街」,另一头巷弄连接葱郁幽静的林荫公园,昔日运送木材的运河早已填平,变身适合散步的镇阳公园和镇东公园,「前镇炒饭」则坐享令人羡慕的公园绿地第一排景观。
「前镇炒饭」原本是间刻印店,因为老板娘喜欢烹饪才开始卖炒饭,一炒就是三十多年,喂饱无数加工出口区员工的胃。「炒饭好吃的重点在米。」施老板豪迈的说,看着店里一包包陈协和米厂的池上米,瞬间懂得他不计成本的坚持。菜单原本只有炒饭、炒泡麵和锅烧,第二代年轻老板掌厨后,增加麻辣和南洋叻沙系列,并研发出「十三香炒滷味」,以私房调配的十三香滷汁为基底,现点现炒,香气爆炸诱发食欲,入口麻辣带劲,配上一碗池上米饭,还真是停不下筷。
选个周末早晨出门,来一趟前镇饱食小旅行,从早点、中餐到伴手礼,发现不一样的高雄生活进行式。
• 前镇老店肉粽米苔目
地址:高雄市前镇区前镇街231号
时间:6:30~卖完为止,周一、二公休
• 九九肉乾
地址:高雄市前镇区镇华街138巷15号
电话:(07)821-1952
时间:8:00~20:30
• 前镇炒饭
地址:高雄市前镇区前镇街272号
电话:(07)822-3933
时间:10:00~19:30,周日公休
本文作者:李晓萍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